考核分配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
>> 国资监管 >> 考核分配
2018年度丽水市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
来源:市国资委    发布时间:2022-01-14 15:27    访问次数:

受市政府委托,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18年度丽水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。主要内容如下:

一、全市企业国有资产基本情况

(一)国有资产总体情况

截至2018年底,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575.87亿元,负债总额851.56亿元,所有者权益724.31亿元。其中,市本级国有企业资产总额778.21亿元,负债总额460.83亿元,所有者权益317.38亿元。

市本级国有企业中,市国资委履行监管职责的国有独资及控股企业(以下简称市属企业),资产总额617.34亿元,负债总额365.54亿元,所有者权益251.80亿元。其他行政事业单位、开发区管委会出资的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60.87亿元,负债总额95.29亿元,所有者权益65.57亿元。

(二)市属企业国有资产运营情况

1.资产情况。一是资产规模稳步增长。2016年市本级国资营运公司市场化改革以来,2017年至2018年,年度资产总额增速分别为21.43%、11.37%。二是市城投、旅投、农投、交投等4家公司资产规模占比逐步提高。截至2018年底,四家公司投资产总额合计513.40亿元,占市属企业的83.16%,近两年的资产规模增速分别为21.36%、11.41%。

2.经营情况。一是营业收入较快增长。市属企业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5.63亿元,同比增长较明显。二是营业收入毛利率平稳增长。2018年营业收入毛利率17.95%,比上年增长3.53个百分点。三是营业收入结构较为单一。四是现金流情况总体好转。

(三)国有资产分配情况

根据《丽水市本级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试行办法》规定,国有独资企业按照税后利润的15%上交国有资本收益,控股公司及参股公司根据股东会决议分配收益,均已100%全额及时上缴。

二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情况

2016年10月,市委市政府出台了《丽水市本级国资营运公司市场化改革方案》,17家国资营运公司按“五大板块”成建制整合归并为五大投资公司(市城投公司、市旅投公司、市农投公司、市交投公司、开发区集团公司,后开发区集团公司出资人变更为开发区管委会),并于同年12月挂牌成立。改革以来,国资国企紧紧围绕“两山”发展和“大花园”建设,坚持新发展理念,深化市场化改革,推进高质量发展,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。

(一)国资监管框架逐渐趋于完善。顺应中央深化国企改革关于“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”的要求,市本级国有企业出资人大部分调整由市国资委统一监管。市财政、编办、人力社保及行业主管部门与国有企业基本脱钩,政企得到较好分离,企业“架构交叉、关系凌乱”的问题也得到较为彻底解决,国资委与监管企业、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监管体制及管控体系进一步理顺和完善。各县(市、区)也都先后出台了改革方案,并推进国企整合重组。莲都区将15家融资平台公司成建制整合归并为建投、旅投、国投等三大公司,缙云组县建投、水投、交投等公司,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。

(二)国企战略规划逐渐趋于成形。市城投、旅投、农投、交投及开发区集团围绕我市“十三五”规划和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建设,立足企业特点,全都编制了五年发展战略规划(2018-2022),主动谋划长远,明晰企业愿景。在原有五大板块基础上,市政府聚焦新兴产业培育优化,组建了市数字经济发展公司,推进“绿谷信息产业园、大学生创业园、杭州丽水海创园”数字产业“三园”融合。

(三)监管制度体系逐渐趋于健全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《关于深化市管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》,市国资委等职能部门围绕国企改革,先后出台了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、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、企业重大财务事项报告、企业机构设置与人员管理等一系列监管制度,形成了以改革方案为引领、以若干文件为配套的国企改革设计方案和国资监管制度体系。青田、遂昌等地方有效推进监管制度建设,围绕改革重点制定出台了资产监管、业绩考核、薪酬分配等监管制度。

(四)国企转型发展逐渐趋于多元。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听取市本级国资营运公司转型发展工作汇报,各有关部门根据会议精神,积极推进优质资产配置,建立健全项目结算机制,探索建立资源性经营建设与收益挂钩机制,不断增强企业“造血”功能。改革以来,市属企业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取得初步成效,如市农投公司开展“丽耕梦工厂”市场化项目,市交投公司开展“丽新玄武岩矿业”“交通工程预制混凝土桥梁板”市场化项目等等。

三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情况

(一)因地制宜,改革创新有新突破。形成了《市本级公交公司一体化整合发展方案》,推进市区公交企业整合重组。建立健业绩考核与薪酬激励约束机制,实行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的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制度。出台《市属企业国有资产评估项目专家评审管理办法》,建立了国有资产评估项目评审专家库。出台《丽水市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》,市属企业完成公车务改革。各县(市、区)积极推进国资国企改革,莲都区、龙泉市单独设立国资办,实施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;庆元完成了54家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和财务审计,为整合重组做好基础准备工作。

(二)勇于担当,服务大局有新成效。通过整合重组,市属企业规模效应作用愈发明显,担当意识也大幅度增强,在城中村改造、政府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中,能够冲锋在前、奉献在前,体现了进取心、做出了好业绩,充分发挥了政府项目建设主力军作用。各县(市、区)也都积极整合盘活存量资产,围绕地方重点项目建设,有效服务保障地方发展大局。

(三)夯实基础,监管效能有新提升。出台了市属企业资金存放等财务事项管理意见,对企业存量账户进行了清理规范。市本级实现专职监事驻企全覆盖,市县两级通过企业负责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,企业投资效益情况绩效评价等,不断强化企业产权管理和财务监督,监管效能有效提升。

(四)主动作为,民生保障有新成果。国有企业是履行社会责任的“主心骨”,服务民生担当大任,表现亮眼。2018年,市城投公司推进前期、新建、续建安居房项目达26个。市农投公司“丽水山耕”品牌合作主体销售额快速增长,影响力不断增强,已成为生态农业“金名片”。市公交公司年发行公交卡3万余张,刷卡量近3千万人次,推进市县两级公交卡全面实现一卡通用。市电影公司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500余场,观影人数达17万人次。各县(市、区)国企也都主动作为,特别在供水、燃气、公交等民生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。

(五)压实责任,国企党建有新作为。根据市委《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》精神,推进主体责任层层落地生根。建立了“年初签订责任状、年中开展党建巡查、年底书记述职评议”的党建工作“闭环”机制。出台了“清廉国企”建设实施意见,对国企干部违规违纪问题实行“零容忍”。县(市、区)国企党建工作基础不断夯实,如龙泉市、云和县建立国资办党委,推进国企党建统一归口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