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《2022年度全省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》,截至2022年底,浙江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89543.53亿元,金融企业资产总额106328.75亿元,行政事业性资产总额33003.51亿元。
全省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截至2022年底,企业国有资产: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89543.53亿元,负债总额121276.09亿元,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60694.41亿元;资产负债率64.0%。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,全省纳入专项报告统计范围的金融企业资产总额106328.75亿元,负债总额96727.98亿元,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4602.29亿元。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:全省行政事业性资产总额33003.51亿元,负债总额5016.29亿元,净资产27987.22亿元。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:全省国有土地面积181.46万公顷;纳入统计矿产96种(不包括油气、放射性矿产);管辖海域面积4.4万平方千米;国有林地面积29.96万公顷;湿地(含集体)15.78万公顷;2022年全省水资源总量934.27亿立方米,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227.19亿立方米;钱江源-百山祖国家公园总面积7.47万公顷,分为钱江源园区和百山祖园区。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2022年度,企业国有资产:全省国企承担浙江约80%天然气供应、70%以上自来水供应和污水处理以及75%左右的保障房建设、旧区改造。全省国企承担浙江约70%的高速公路和铁路投资、50%以上的公共交通。积极融入浙江共富建设大场景,加大在山区26县投资,省属企业已入库重点项目291个。全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顺利完成,在全国整体评估中获评A级;列入国家“科改行动”“双百行动”企业,在2022年度评估中位居全国前列。开展“促转型、调结构、优布局、强发展”大讨论大谋划大行动,制定省属企业未来五年发展战略纲要和“345专项行动”清单,推动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。推进全省国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,设立白马湖实验室、省飞机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。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 助推农信社改革,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挂牌成立标志全国农信社改革的“第一单”正式落地浙江。大力支持科技创新,不断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,2022年底,省担保集团小微企业和“三农”融资担保业务在保余额破千亿大关,在保户数近13万户。湖州市、衢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深化,温州市、衢州市、丽水市成功入选中央2022年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。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完善公物仓调剂共享机制,对行政事业单位长期低效运转、闲置、超标准配置等可调剂资产,实行集中收储、调剂共享、依法处置。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重心向县域和基层、山区海岛倾斜,新增县级三级医院15家;启动普惠托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试点,每千人口托位数3.65个,居全国第一;优化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,新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超1000家。认定“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”8288个,依托“文化圈”组织演出、展览等活动75.14万场次,服务群众达4190.24万人次,累计建成图书馆分馆3521个、文化馆分馆1833个。新建基层体育场地设施1048个,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时长较2021年增加7.9%,服务人次增长8%,场馆“空置率”下降15%。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加强自然资源权益管理,稳步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,开展省级自然资源资产上图入库专项行动。推进自然资源重点立法,开展《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条例》调研论证,制定《浙江省土地管理条例》配套制度。稳步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,开展省级自然资源资产上图入库专项行动。推进各类生态修复,首批启动实施33个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,打造多个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县域样板,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229个、国家级“蓝色海湾”项目4个,实施重要湿地生态项目11个。全省以供地方式消化2009-2018年批而未供土地12.31万亩,处置闲置土地1.01万亩,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9.24万亩,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4.81万亩。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防治,全年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1起,省级海洋灾害预警报准确率达85.4%。全年支持山区26县标志性公共设施项目新增用地1402亩,为山区26县“产业飞地”飞入地的每个县安排1500亩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及核减750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。